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文化资讯>详情页

2023年海口市群众艺术馆“百姓艺术课堂”系列活动之“黎族传统服饰”主题公益性培训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Mar 20, 2023 | 作者:


1.jpg

为了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于3月17日举办了“百姓艺术课堂”系列活动之“黎族传统服饰”主题公益性培训。本次活动特邀了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于晓华老师——为大家授课。

3月17日上午9点30分,由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百姓艺术课堂”系列活动之“黎族传统服饰”主题公益性培训在海口艺术馆二楼小剧场正式开始。于晓华老师从黎族服饰文化概述、黎族服饰纹样分析和黎族服饰的现代创新应用三个方面入手,为现场观众深入浅出地讲解黎族服饰的前世今生。

2.jpg

于老师向大家介绍:黎族各方言区以不同的服饰为族群标志,主要有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及美孚方言等5种服饰,每种服饰各具特色。在黎族服饰的团中,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元素,形成了特殊的“人纹”“大力神纹”“母子文”等图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制作时也大量运用了“织”“绣”等技巧。

3.jpg

4.jpg


在讲到关于对黎族传统服饰研究的意义是,于老师表示:黎族传统服饰制作过程中保留着人类较为原始的服饰制作方式,了解黎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形态,有助于了解人类初期服饰的形成机制,还可以弥补历来纹身与服装割裂研究的不足,传承宣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助力非遗文化的记录与传承,还能激发现代创作者们的灵感。


5.jpg


在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中,有舞蹈专业的编导、学生,有民族舞爱好者,也有热爱旅游、对黎族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摄影爱好者,他们都对优雅神秘的黎族服饰感兴趣。在于老师讲课过程中,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并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于老师对学员们的疑问做出了解答,也针对现场舞蹈创作者们的问题和需求,讲解了在创作过程中运用黎族服饰元素的注意事项,现场学习讨论的气氛热烈。


“百姓艺术课堂”系列活动是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承担社会教育职能,探索文化为民新路径而开展的艺术类普及活动,课程涵盖化妆、书法、舞蹈、声乐等十几个艺术门类并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通过开展本系列活动,让优秀文化资源真正走进广大群众的生活,扩大全民美育的覆盖范围,让普通百姓也能充分享受艺术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