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文化资讯>详情页

非遗动态|2022年度海南斋戏剧目录制工作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Dec 5, 2022 | 作者: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34.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04.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30.jpg

  11月30日,由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开展的海南斋戏剧目录制工作在海口艺术馆二楼小剧场圆满结束。本次录制的剧目《祖师公斩妖》由王云光(省级非遗传承人)、林俊指导编排,王均雄(市级非遗传承人)、杜经兴、林永美等共同出演。

1.jpg

  “海南斋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大约诞生自明代,起源于海南民间的祭祀仪式,随着外来戏曲剧种的传入,祭祀仪式吸收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营养,发展成为斋戏,由于海南斋戏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因此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在四百多年的传承和演变中,海南斋戏融会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成为保存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在海南民间举办的平安期、公期等各类民俗活动中,海南斋戏也成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144.jpg

  然而,同样是在历史变迁中,许多海南斋戏的剧本已经残缺,许多剧目也濒临失传,为了海南斋戏的传承与发展,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海口市斋戏文化研究会、海南斋戏的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共同开展了对海南斋戏剧目的抢救性、保护性发掘工作,本次录制的海南斋戏剧目《祖师公斩妖》正是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304.jpg

复原的海南斋戏剧本

  《祖师公斩妖》是失传多年的海南斋戏剧目,它是目前年级最大的道师(即海南斋戏的表演者)在他们年幼时曾看过的斋戏剧目,但后来几近失传。近年来,王云光等海南斋戏专家利用现存的残缺剧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剧目的补齐、复原工作,编制出了该剧目完整的剧本,并排演出了《祖师公斩妖》这一经典作品。为了使海南斋戏能够留下原汁原味的视频资料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特地邀请多年来从事海南斋戏的表演、传承工作的斋戏专家开展《祖师公斩妖》剧目的录制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338.jpg

  目前《祖师公斩妖》的录制工作已顺利结束,即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在制作完成后将在海口市文化云平台、海口市群众艺术馆微信视频号与广大市民见面。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计划于明年继续组织开展《颁青玄赦》《九幽灯科》等海南斋戏剧目的演出录制工作,进一步为海南斋戏留下珍贵的影视资料,扩充海南斋戏的资源库,助力海南斋戏的传承与发展。

以下是录制现场精彩回顾——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342.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258.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27.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211.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353.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359.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10.jpg

微信图片_20221201150416.jpg